
一曲恢弘的音乐缓缓响起
一抹金光逐渐勾勒出精雕细琢的飞檐翘角
映衬出两道红色的宮墙
弯出完美的弧度
突然
一束灯光照亮……
这是以纳兰性德人生历程为背景创作的大型舞剧《人生若只如初见》在民族剧院的首演,现场一次次掌声雷动。作为海淀区重点保护传承的四大文化名片之一,纳兰性德“兰文化”研究又出新成果。
全国首部
以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为主角的舞剧
该剧利用舞蹈这一肢体语言表达形式,讲述了纳兰性德与妻子卢氏的爱情故事、与汉族文人顾贞观和曹寅之间的友谊故事。
在现场,小编一次次被绝美的舞台效果所震撼,梦幻般的舞台,激昂的舞姿,如玉珠般飞溅的音符,将纳兰性德的家国情怀、平民情怀,以及他独领诗词风骚的超凡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
画屏流转,舞者如燕,这是一场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一场感官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憾。
从剧目确立到创作编排历时三年
从2015年6月起,主创人员历时3年精心打造。海淀区委宣传部、海淀区文联、海淀区文委给予了大力支持,中国文联、北京市文联也分别提供了资助和扶持。
(△排练照)
同时,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歌剧舞剧院、亚洲大美青年艺术团等专业团体提供了专业支持。据悉,这部舞剧共计近50名专业舞蹈演员参加演出,不少主演均是舞蹈界知名青年舞蹈家。
(△排练照)
此次推出的大型原创舞剧《人生若只如初见》,是海淀区着力挖掘地域特色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重塑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新动力、加快推进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是一城三带文化建设中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扛鼎之作。
纳兰性德,地地道道海淀人
纳兰性德,又名纳兰容若,系清朝大学士明珠之子,清代著名词人,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其父是深受倚重的当朝宰相明珠。纳兰本人是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文武双全。
纳兰性德生于海淀、葬于海淀,是地地道道的海淀人。
上庄镇永泰庄村又叫纳兰村,是其故居所在,同时也有一座千年古庙——东岳庙,康熙五十九年,纳兰家族重修东岳庙,从此它又被称为“纳兰家庙”。纳兰性德长期生活在海淀地域,是“兰文化”的标志性人物。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
时至今日
纳兰性德的诗词
依然朗朗上口、直指人心……
(江楠图文,部分来源北京最新鲜、海淀档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海淀北部便民平台 » 【文化】大型原创舞剧《人生若只如初见》翩跹而至,一开场就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