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暑期,
各类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事件频发,
小到跌倒、擦伤,
大到溺水、失足、车祸……
一桩桩、一件件都触目惊心。
儿童青少年活泼好动、好奇心强,
可是身体还不协调、
对危险的反应迟钝、
没有逃生避险的知识和能力、
缺乏危险辨别能力及预见性,
导致儿童特别容易发生意外伤害。
据统计,
家长的疏忽
导致儿童发生意外伤亡的情况
更是数不胜数。
☟☟☟☟☟
2018年7月,安徽蚌埠一对姐妹钻进家人的轿车内玩耍。当家长发现孩子不见,检查汽车时才发现,姐妹二人都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据了解,两个小女孩一个5岁,一个3岁。当时车门并没有上锁,但她们却没能自己打开车门。经法医确认,姐妹俩是在车内高温下窒息身亡的。
2017年1月,陕西西安的肖女士带4岁儿子到某“温泉世界”玩。当她准备离开时,却找不到儿子的踪影。找寻一个小时后,发现孩子已经溺亡。事后查看监控显示,肖女士的儿子在水中挣扎了3分钟无人发现,而母亲就在咫尺之远……埋头看手机。
2015年8月,河南郑州一百货楼下,一名两岁男童被一辆轿车碾轧,头部受伤不治身亡。有目击者说,事发时孩子母亲正在看手机,一瞬间工夫孩子就跑到了车辆右前轮位置。
这样的悲剧,
每天都在上演。
只要家长有一点点的疏忽,
孩子就可能会遭到伤害。
对于家长而言,
有效规避伤害的发生和
掌握应对伤害的措施
是保证孩子能够安度暑假的两大利器。
暑假如何防范儿童意外事故?
小海特别准备了儿童意外防范指南,
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吧!
意外伤害防护指南
意外伤害是指突然发生的各种事件或事故对人体所造成的损伤,包括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临床统计显示,溺水、道路交通伤害、跌倒和坠落、烧烫伤以及误食药品等几类儿童意外伤害最常见。
1.溺水
若儿童发生溺水,2分钟后便失去意识,4~6分钟后神经系统便会遭受不可逆的损伤。因此,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对孩子严加照看。
在水网比较丰富的郊区和农村地区,儿童溺水通常会发生在家中或家附近的水井、水渠、池塘等地。对此,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切忌在上述水域中游泳。若前往游泳馆游泳,家长首先应为孩子准备好救生器材,并选择正规、有现场救生员的游泳馆,时刻提醒大年龄儿童不要在泳池中嬉戏。需要注意的是,许多私人会所或家庭泳池并不配备现场救生员,家长就要肩负起监督孩子安全的责任,密切观察孩子在水中的状态。
辨别“无声溺水者”,
一起看看吧!
对策
2交通道路伤害
据了解,每年有近1.6万名儿童在城市道路步行中遭遇道路交通伤害,占所有伤害的四成以上。因家长疏忽所导致的儿童交通事故,在全国屡见不鲜。
对策
❖预防道路交通伤害,无论是行人、驾车人都应遵守交通规则。家长不仅要对孩子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还要为孩子树立榜样,比如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低龄孩子一定要在家长的监护陪同下过马路,家长应牵牢孩子的手,避免孩子独自在街道上玩耍;青少年在行走时要抬头看路,不做“低头一族”。
❖12周岁以下孩子不得单独骑自行车出行;孩子在骑行时最好戴上头盔。
❖儿童安全座椅是保护儿童的有效工具,能使婴儿交通死亡率降低70%,低龄儿童交通死亡率降低54%~80%。新版《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乘家用车出行时,应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3意外跌落
意外跌落的原因有许多:
一是猛跑摔倒,幼儿走路常喜欢跑,快速跑时常因绊倒自己或不稳而跌倒;
二是物体绊倒,刚会走路的孩子行走不稳,容易绊倒,撞在门框上或其他坚硬的物体都容易伤到头部;
三是台阶摔伤,儿童常常喜欢从台阶上跳下,从而引发踏空摔下;
四是坠床,3~4个月的婴儿已经会翻身了,如床无护栏就容易坠床;
五是坠楼,从窗口、阳台、屋顶等高处坠落;
六是坠井,无意中坠入水井、枯井、下水道等;
七是从大型玩具上跌落。
对策
4烧烫伤
烧伤是小儿常见的居家意外伤害,由于小儿天生活泼好动,又缺乏自我保护和生活自理的能力,如果在皮肤接触热液、炽热的金属、火焰、蒸气、电流、化学物质、放射线等情况下很容易发生烧伤等意外事故。
对策
5误食药品
现在市面上很多的成人用药都被包裹着鲜艳的颜色,对于缺少判断能力的小孩子来说,这些颜色漂亮的药品很容易被当做糖豆,如果稍不留意误食,有的可以挽回,但有的则会成为难以承受的伤痛。
对策
急救不如预防!
带娃的爸妈们,
不如立即行动,
找出家中的安全隐患吧!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京报等综合制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海淀北部便民平台 » 暑期安全 | 儿童意外防范指南,你GET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