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着四月的微风,沿着温泉村山口路向南漫步,你会惊喜地发现一条美丽震撼的特色街区。
入口处,金属方管制成的“温泉村”三个醒目的大字映入眼帘,定下了这条街区古朴厚重的基调。右手边长约170米的灰瓦白墙上,简单易懂的文字,丰富多彩的图片,干净整洁的墙体,让这里成为温泉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温泉(村)住了这么多年,都不知道这里有这么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看到这面墙上记载的内容,心情挺激动的。”
温泉村的一位刘大姐说道。墙面的第一部分以时间为轴,介绍了温泉村名的由来:因村内盛产的“石窝蜜”大桃,是皇家贡品,远近闻名,所以村名原为“石窝村”,后村内出现温泉水,更名为“温泉”。
墙面的第二部分以乾隆帝题城子山的诗作为线,串出了建设温泉的重要历史人物和相关的古建筑:近代教育家、出版家英敛之在京西最大的摩崖石刻上手书了“水流云在”四个大字;著名教育家、政治活动家、赴法勤工俭学创始人李石曾在温泉村进行乡村教育和新农村建设的试验工作,创立了温泉疗养院和中法大学附属温泉中学;著名作家杨沫考进温泉女子中学,唱响她的“青春之歌”;显龙山南的孙岳将军墓和滦州起义纪念园,昭示了近代温泉村的光荣革命历程;法国医生、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贝熙业,在抗日战争期间,把宝贵的药品运往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女地下情报交通员周时,在日寇据点胄乃城(俗名“三角城”)智斗日本宪兵,与日军展开“谍战”……
墙面的第三部分以“古迹美、人文美、风景美、文明美”四个方面展现了现代温泉村的发展:有曾经风靡一时的大戏台、有培育人才的翠微小学和工读学校、有与国际接轨的大型户外滑雪场,还有温泉人民共同选定的“温泉文明乡约”,以最契合时代精神和地区特色的十句话,刻下了现代温泉人最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文化墙的对面,背靠温泉村樱桃园栅栏,安置了10个展板,记述了古温泉井、娘娘庙、胄乃城等温泉村相关的传说故事。同时,配备了若干木质长凳,方便来往行人观赏文化墙内容的同时在此休息。街区中整齐栽种的松树树根处都用木头围住,并铺满鹅卵石,不仅能防止水分流失,还起到了点缀整条街区的作用。
温泉镇宣传部负责人表示:
“温泉村特色街区是继白家疃村、航材院社区后我镇第三条特色街区,是文明温泉品牌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这条街区,不仅美化了温泉村的环境,成为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而且让地区群众更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同时,这条街区也是温泉镇对外展示的新窗口,结合正在改造提升的温泉村史馆,将一起成为宣传温泉文化的新地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海淀北部便民平台 » 【美丽乡村】一条美丽震撼的特色街区成为温泉村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