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环境的改善离不开每个人的维护北京已全面进入垃圾分类“新纪元”你,跟上节奏了吗?
“生活垃圾有立法,
分成四类不复杂。
厨余、有害、可回收,——其他!”
这是一段海淀街道小南庄社区居民
自编自演的垃圾分类“三句半”
这里正流行着一场垃圾分类的新时尚~
海淀街道根据辖区内各社区的
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
分批分类建立了多种垃圾分类驿站
4月中旬就已实现
所辖32个社区垃圾分类驿站全覆盖!
其中,在三环、人大南、小南庄社区
建立了全品类智能柜机分类驿站
用“互联网+”模式助力垃圾分类
在三环社区
智能柜机不仅包含了
“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3大类
还将“可回收垃圾”另外细分出了
“纸类回收”、“纺织物回收”、
“塑料回收”、“金属回收”4小类
居民可对着智能柜机中央的屏幕“刷脸”
轻轻松松按照提示操作
将垃圾投放到相应的分类桶中
别小看了这个智能柜机
它不仅能通过“垃圾换积分”的形式
提高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还可以将垃圾进行分类称重、分类计量
据海淀街道城管科副科长李欣介绍
通过智能柜机后端系统的分析
可以掌握社区居民的垃圾分类参与率
同时,方便对接不同品类垃圾消纳后端
为今后进行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
提供数据支撑
简单地说,使用了智能柜机后
社区内几成的居民参与了垃圾分类?
居民每日投放各类垃圾多少量?
配备多少个垃圾桶、多少辆垃圾转运车
可以满足居民的需求?
......
这些问题将一目了然
这样一来
不仅使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安排和开展
更有了底气~
还可将数据进行估算推及全街道
对全街道的垃圾分类工作
做到“心里有数”!
除了全品类智能柜机分类驿站
在小南庄社区还配套设立了
“营养土转化站”
这个垃圾站可将厨余垃圾沥水沥油
油水分离后进行搅拌、破碎、烘干
再放入密闭罐后2至3天
将其转化成营养土
通过这个设备
可将社区的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
真是非常方便非常环保啊!
另外,海淀街道在稻南、稻北、
苏州桥西、芙蓉里4个社区
也建立了垃圾分类新型模式分类驿站
其中,苏州桥西社区
定时定点回收厨余垃圾
目前,社区已引进“黑水虻”
探索将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
▲苏州桥西社区内设置了用于饲养黑水虻的空间
另外
海淀街道在碧水云天、倒座庙等
其他25个社区也新建了
基本达标垃圾分类驿站
▲飞达社区的垃圾分类引导员正指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
▲新区社区新建基本达标分类驿站
▲三义庙社区新建基本达标分类驿站
不得不说,原来
垃圾分类还有这么多的玩法、
这么深的门道呢!
下一步
海淀街道计划在稻香园西等3个社区
加装垃圾全品类智能分类柜机
在苏州桥西和小南庄社区
建立垃圾分类体验中心
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在辖区楼宇、医院、学校、社区等
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通过以上举措
充分调动大家参与垃圾分类积极性
全面实现垃圾分类的精细化管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海淀北部便民平台 » “刷脸”分类扔垃圾!“智能驿站”现身海淀这些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