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觉寺,又称西山大觉寺,是位于北京西郊阳台山南麓的一座千年古刹,寺院坐西朝东,山门朝向太阳升起的方向。建筑布局依山而建,其中以无量寿佛殿最为古朴雄伟。大觉寺风景以清泉、古树、玉兰、环境优雅而闻名,“八绝”之一的“千年银杏”更是闻名遐迩!
在无量寿殿前的左右各有一株银杏树。北面的一株雄性银杏,相传是辽代所植,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故称千年银杏、辽代“银杏王”。银杏树高25米左右,胸径7.5米。乾隆曾写诗赞誉:“古柯不计数人围,叶茂孙枝缘荫肥。世外沧桑阅如幻,开山大定记依稀”
网上预约
关注“海淀便民服务平台”
在微信对话框回复【大觉寺】
无量寿佛殿上悬有“动静等观”的匾,是乾隆御笔。怎么理解“动静等观”的含义,我想天心泽道法师在《佛是自家人》一书中诠释得非常透彻:“心学大师王阳明认为:“静是心之体,动是心之用。”自古以来,动静等观的思想,一直是中国人崇尚的智慧。“佛家说:“灵台清净,静能生慧,慧能生智。”这说明了“静”不是简单的静止或虚无,更不是沉寂或无声,而是“先以定动,后以智拔”,在静中找到一份超然的智慧,让宁静的力量沁入生命的轨迹,让宁静的灵性闪耀出生命的智慧、自在中,宠辱不惊;恬静中,去留无意。找到这份初心就是禅……”
秋日里大觉寺的银杏金光灿烂,扑面而来,让人炫目,令人激动,跳动的点点金色与牌匾古朴凝重的色调相映成趣,每年的古老银杏树都在嫩绿发芽、枝繁叶茂、金黄凋谢中轮回生长,而静静见证这一切的正是无量寿佛大殿上的”动静等观“牌匾,不禁令人遐想万千……
从大画幅摄影机屏幕里反射的秋色,竟是另一种朦胧细致的美。
无量寿殿前左右各有一块碑,南面一块是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所建,刻有《御制重修大觉寺碑》。
大觉寺的迦陵舍利塔须弥座,下面的八角须弥座刻有仰莲和伏莲纹样,在八个面中心和四周都镶嵌有砖雕,转角处的角柱上有连珠、如意等纹样。
“灵泉泉水”、“碧韵清池”也是大觉寺风景“八绝”中的最美,秋天金色的倒影和池中红色鱼儿可以灵动地融合成响亮的协奏曲,也可演绎出一叶知秋的静幽古琴妙曲,“动静等观”的佛家道理时时都在自然中得到印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海淀北部便民平台 » 北京西山大觉寺~赏千年银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