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市规划委和市民政局共同组织编制完成的《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近日正式向社会公布。
按照规划,至2020年,全市社区养老设施将实现全覆盖,人均养老设施用地将达到0.25平方米。
《规划》明确提出了“9064”养老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据测算,到2020年,本市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400万人。即,将有384万老人居住在家里,依靠家庭和社区养老设施安享晚年,16万老人入住机构养老设施集中养老。
据统计,至2014年底全市有养老院、护养院等机构养老床位约10.9万张,与2020年的16万张发展目标相比,还需新增养老床位约5.1万张。未来,本市将优先发展为半自理和不能自理老人及60岁以下重度残疾人服务的护养型床位,兼顾为健康老人服务的生活型床位,逐步使护养型床位达到总床位数的70%。
《规划》针对不同类型养老设施有不同的关注重点。在居家养老设施方面,《规划》重点关注居住在老旧多层无电梯楼房中老年人的养老生活问题,未来将增强新建住宅的适老性设计;在社区养老设施方面,要求新建小区推进配置标准化、老旧小区多种方式补充完善、农村地区建设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在机构养老设施方面,《规划》重点关注机构建设科学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管理服务标准化等方面内容。
此外,《规划》还提出一些政策建议,着眼于中、低收入老年人需求:按照“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控制”原则,主要发展低、中端为“三无”、“五保”、低收入老人以及残疾人服务的保障型和为工薪阶层服务的普通型床位,适度建设满足高端养老需求的舒适型床位。
来源:千龙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海淀北部便民平台 » 【养老】2020年北京将实现社区养老设施全覆盖